腐植酸肥料专委会新闻资讯站


编者按:

九江基地建设期间,项目建设者们以“自己艰苦奋斗 满足别人需求”的心连心之魂作指引,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工期紧、任务重、新冠疫情、长江汛情等重重困难,始终不忘创业初心,牢记建设使命。他们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用汗水和心血在一片荒草湖泊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绿色循环化工新城。近期,集团公众号将推出九江项目建设者人物通讯专栏——《走近九江项目建设者》,带大家走进一个个项目建设者的内心,回顾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爱以致胜

——记原九江六分厂副厂长田向杰



1.jpg


2009年10月,田向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后来到了心连心,这一年他25岁。他被分到了二厂的造气车间。造气是厂里最脏最累的地方。他没有一点嫌弃和埋怨,业余的时间他从师傅那里借来厂里出的《化工工艺》小册子看,厂里有学习的题库,他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调度和巡检总是看见他值夜班时在学习,说这孩子就是好学习。田向杰读专业书不是做样子给谁看,他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他就是喜欢看专业的书籍。他永远的一句话就是,本事走到哪里都带不走。

心连心有延续了几十年的最好选人方法:认本事不认人,只要有学问,总会脱颖而出。所以田向杰只在造气车间做了半年工人,就调到了二厂工艺科。2011年5月,新建的四分公司工艺科招聘,经过5轮淘汰率,田向杰胜出。2013年底,四分公司还没有开车,要招聘主调度,竞争也很激烈。笔试加面试,笔试田向杰肯定不会有问题,理论的东西早已烂熟于心,面试时公司的四个专家领导问设备、问工艺、问技改、问流程,田向杰自认为回答的不错,结果也就是很不错。他当上了四分公司的主调度,那年他28岁,成为心连心最年轻的主调度。

田向杰学习之所以好,他对业务之所以熟练,在于他热爱化工生产专业,热爱了就会把学习和工作当成兴趣,心无旁骛,乐此不彼。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2013年4月1日,同事通知他说:“领导找你呢,让你去生产科当科长。”田向杰觉得同事在给他开玩笑,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恶作剧是很正常的事情。他没理睬,下班就回了家,晚上领导果然打来了电话:“为什么叫你不来呢?”田向杰才知道生产科科长的事情不是个玩笑。

2018年5月,田向杰的二儿子刚刚出生,随之而来的是集团一项调令,任命他为九江项目生产负责人。他既兴奋又为难,九江项目是心连心规模最大,技术最好,投资最多的生产基地,是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最好平台,既充满了挑战,也是英雄用武之地。但两个孩子不能都交给媳妇带,媳妇也是大学毕业,也是心连心员工,也是工作繁忙。好在凡是夫妻都在心连心的员工最能理解心连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媳妇主动辞掉了工作,她知道不管在厂里和家里,丈夫都是重要的。过了多少年,或者今后一生,田向杰都对媳妇充满了内疚和感谢。

九江项目的设备世界一流,一流的设备要有一流的人才来管理,九江项目建设之初集团领导就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人员远没有达到管理一流设备的水平,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培训一大批能和一流设备匹配的管理和操作队伍。这个培训任务就交给了田向杰。

34岁的田向杰没当过老师,更何况前后共600多名“学生”有不少是他曾经的师傅、师兄,甚至领导,还有大量从社会召来对化工生产陌生的年轻人。这个培训绝不是一般社会上上几天课就可以领合格证的走过场的培训班。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员都要实打实的和新机器、新技术相依为命,学习上打马虎眼,要么毁机器,要么毁人。

田向杰每每想到这里就不寒而栗,因此对培训任务的压力比生产科长要大得多。他根据自己理论和实际经验编制了 10个模块的教程,这10个模块既可以量化,又可以检查,又可以操作,真正掌握了这些,做个车间主任都可以胜任。理论和记忆的东西不仅要懂,更要烂熟于心,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真要碰到了危机时刻,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去拿出最正确的方案。因此田向杰对学员要求很严,画同样的一张设计图纸,反复的画,能从一张A2图纸画到A4。大型化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一步撵不上,步步撵不上。考试是很严格的,现场操作、笔试、模拟等等。严格就等于淘汰率很高,整个培训任务下来,有近40个人不合格。不合格就走人,不管是原有的工人还是新召来的学员。

2020年8月,田向杰正式到了九江项目工地,这时候他已经被任命为六厂生产厂长。培训的任务仍然在继续。工地在抢工期,人人都陀螺一样忙,但学习不能停,下雨的时候就是上课的时候,灵活机动,有大课,有小课,从操作工到工段长。上课没有大黑板,就用塑料的白板,记不清组织了多少次的培训用坏了30多块白板。每周在大餐厅里组织考试,一直到开车前夕,大大小小共组织了20多次考试,出题,改考试卷,当面试官等等,田向杰这个年轻的教官威严而亲和。

理论上的高人,行动上不能做矮子,生产厂长就必须做最关键的系统开车方案,田向杰最后的开车方案定型时一共改了60多版。最初的原始吹扫方案需要2.1亿元,田向杰觉得这太贵了,前前后后进行了1000多次修改,最后只用了7000多万。

2020年2月初是九江项目开车的日子,大家都沉浸在繁忙而又紧张的气氛当中。田向杰更是到了精神和体力的顶峰时期,每天睡眠不规律,稍微闲下来就赶快眯一会儿。2月4日的时候低温甲醇洗突然传来消息,净化器微量温度一直偏高,大家的心一下悬起来,如果温度不降下来必将影响开车。但什么原因造成的偏高呢?领导也很着急,多数人认为是设备问题,夜里4点多的时候,田向杰被紧急召到总控室,他通过排除法去判断,果断做出结论,不是设备问题,还是工艺操作上有什么原因。早上8点多的时候,他通过查找数据,让四个工人爬上103米的T1601塔,果然发现测差压阀没有关闭,田向杰兴奋的拍起桌子说,问题找到了。温度很快的回到了正常水平。

开车就是检验所有设备、工艺、技术的关键时刻,越是临近开车越容易出现问题。2月7日,液氮洗突然出了问题,工段长、车间主任都建议停车,但如果停车维修,最少也要耽误50个小时以上。田向杰夜里4点多才去睡,6点被领导叫过来,集团领导和九江项目领导都在总控室,田向杰盯着屏幕看了五六分钟,领导问是设备的问题吗,他说不是设备问题,请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领导们都出去了,田向杰静静地排查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出了原因。领导们说,小田可是一战成名啊!

九江项目开车已经100多天了,创造了心连心和业内开车的新纪录,说明了通过培训的开车团队是技术领先操作一流的优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