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肥料专委会新闻资讯站


编者按:

历时四年五个月,2021年2月8日13时38分,经过全体参战人员16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九江60·52·40项目尿素造粒,合格产品产出,标志着全系统开车成功,心连心集团第三生产基地正式启航! 

四年多来,九江项目建设者们以“自己艰苦奋斗 满足别人需求”的心连心之魂作指引,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工期紧、任务重、新冠疫情、长江汛情等重重困难,始终不忘创业初心,牢记建设使命,夜以继日、全力以赴。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用汗水和心血在一片荒草湖泊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绿色循环化工新城。集团公众号将连载报告文学《决胜九江——心连心九江60·52·40项目建设始末》,一起去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奋斗:他们无怨无悔

九江项目是心连心集团布局全国的第三大基地,投资资金巨大、工艺技术世界最优,是心连心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步。九江公司的每一位干部员工都深知其中的重要程度,都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为了保证项目“建得优、开得顺、运行稳”,生产系统从每一根桩基、每一片法兰、每一个指标、每一份方案、每一个岗位逐个落实和学习。2020年5月,为了提前对系统开车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有一个精准判断,生产技术人员从江西出发,前往安徽、浙江、江苏、山东、北京、辽宁、内蒙、陕西、山西、河南等10个省20余家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历时14天,行程8000多公里,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吃随车带的泡面,一路不停,最终完成了考察目标。

为了熟练掌握世界第一的斯塔米卡邦5XX尿素工艺技术,他们奔赴同行业厂家学习。为了挤出更多学习时间,他们放弃离得较远的相对优越的食宿环境,而就近选择。当时正值7、8月份,阴雨潮热非常严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培训队人员白天跑现场、学工艺,晚上组织人员在旅馆的地下车库加班学理论、讨论方案。就这样每天早上五点开始,直到深夜才休息,一学就是两个多月,不但学到了先进的工艺知识和操作经验,更得到了同行企业的称赞和认可。通过前期的刻苦学习,他们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随着大项目建设的推进,锅炉开车节点日益临近,为保障锅炉项目顺利开车,维修车间及时转移战场重心,集车间中坚力量对现场不分昼夜地进行地毯式排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为打通进园区S10蒸汽管线,维修人员昼夜不停对进园区S10蒸汽管线进行疏通,通过全员的不懈努力,顺利打通;净水站生产水池进水闸门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但锅炉点炉在即,水路的打通刻不容缓,维修车间再次主动承担此次攻坚任务,历经15小时顺利完成攻坚任务;450B第二循环水3台离心泵安装、检查、验收;4台凉水塔风机安装全程跟踪,质量控制;442消防站2台水罐的监工制作到投入运行的数据跟踪,6台消防泵安装、验收、调试、运行;222脱盐水/430净水站共计98台离心泵安装、验收、调试、运行,所有法兰连接螺栓排查紧固,脱盐水7个水箱监工制作到投入运行的数据跟踪……正是这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为锅炉点炉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0千伏红马线高压钢绞线路的打通,是九江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20年7月份彭泽县遇到了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县内江河防汛形势严峻。受芳湖泄洪影响,红马线68#塔被淹在了泄洪区,水深八米,无法进行施工。从8月份开始,政府安排8台水泵抽水排涝,到10月初水深还有3米。随着水位降低,8台水泵中的6台因为长度不够而无法再进行抽水作业。为加快抽水作业,10月6日,一声令下,心连心人毫无借口的迅速转战离九江大项目25公离外的泄洪区——芳湖。他们克服路途远、大风天气、作业条件受限等客观不利因素,经过两天连续作战,6台水泵全部出水。他们又跳入水中协助施工队进行施工,全力以赴加快红马线施工进度,为九江项目线路架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jpg


九江项目塔设备数量是心连心有史以来最多,塔盘数量也是最多的,一共有26台塔设备,塔盘总数达859层,塔盘的安装质量和进度关乎开车进度和生产的稳定性。2020年6月,九江公司专门组织成立塔盘安装团队,制定详细缜密的措施和推进计划,确保安装进度符合大项目建设要求。

6、7月份的九江较北方湿热了许多,塔盘安装工作正值高温,室外37℃,塔内温度更是高达50℃左右,酷热难耐,人进去不到10分钟就汗流浃背;塔盘间距最小300mm,最大450mm,安装空间狭小,这些条件没有阻碍安装人员前进的步伐,为应对高温,他们干脆晚间工作,错开高温时段;面对狭小空间,他们克服手臂、肚子挤压划伤的痛,就这样一座座高塔被安装人员踩在脚下。

因为九江多雨,经常两脚沾满泥土,进塔作业前,必须保证鞋子干净,用水对鞋底进行清洗,这样避免把泥土带进塔内。进塔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戴着头灯,用刀刷拉,用钢丝刷刷,用吸尘器吸,在塔里一呆一天,迎着晨露进塔,踏着星光出塔,进塔前白净的脸,出塔时一脸铁锈,只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由于塔内空间小,都是趴着或者躺着仰面清理,出塔时需要活动很久,筋骨才可以得到舒缓。炎暑天、高温中,是他们匍匐着认真清理杂物的身影;深夜下、灯光中,是他们萎缩着聚焦挑剔捡漏的眼神。

安装的所有塔盘都有数据记录:水平度≤6mm、降液板至塔板间距110±3mm、溢流堰高度偏差±3mm,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众人辛勤汗水换来的。

706工段浮阀开启度不够的难题、802塔盘支撑圈水平度偏差大的问题,大家现场讨论修复方法,一边组织现场人工修复(低温甲醇洗的浮阀修整数量就在10多万个),一边及时联系制造厂家进行调整并派监造人员驻厂把控质量,从源头控制设备质量;在安装过程中形成“三级检查机制”,层层验收把关、车间复查管控、班组执行与整改,按照PDCA循环原则,使质量实现无缝隙闭合回路。

在大项目建设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为了项目顺利投产,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的付出。

艰苦奋斗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个人,整个九江公司从高层到一线员工,没有一个不是在拼着命干工作的,这片土地上有太多太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画面。

开车大会战:一切皆有可能

2020年整整一年,心连心九江基地工地打仗一般的紧张和繁忙,过去失去的时间太多,心连心没有“欠账”的习惯,失去的就要补回来。这一年,上下班不是看时间的,而是看今天的活干完了没有,今天的活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满满当当的任务,所以“两边看星星”的上下班模式在心连心工地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故事。

这一年的夏天,工程到了最忙碌的阶段,净水站、锅炉、低温甲醇洗、气化炉……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都是等待安装的机器设备,都是举起臂膀的吊车,各种声响混合在一片。

时任九江公司总经理任荣奎把办公桌搬到了工地上,随时随地的解决工地上出现的任何问题。主管技术的总工程师顾朝晖,已经数不清在西安的设计院和九江的工地之间奔波多少回,多少个日夜白天跑现场,晚上审图纸。主管生产安全的副总黄会永,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拿到晨会上边开会边吃,有一天他太忙了,早餐放在了桌子上,送来的午餐也放在了桌子上,都没有来得及吃,一天只在晚上吃了一顿饭。主管项目建设的时任总经理助理陈敏更是穿梭在工地的每一个地方,每个艰苦困难的地方都可以听到他粗哑而有力的指挥声音。

九江的太阳火辣又带着长江的湿热,工地上的劳动者每天至少要换洗两次衣服,公司破例给每一个房间购买了小型烘干机,让大家的工装一天内洗了穿、穿了再洗,维修工的衣服磨损的最厉害,许多人的工装洗的发白又“千疮百孔”。公司开了先例:给每一个维修工又增发了一件工装。

九江心连心人的家都在新乡,集团公司给每一个职工每年6次、每次6天的探亲假。2020年,一千多名职工没有一个休完探亲假的,不是不想家,实在是这里太忙了,有许多员工一年也没有回去过一次。

有100多名孩子随着父母来到了九江彭泽县,分别进了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公司租了三辆大巴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司机都是江西本地人,接送的时间长了司机们都感叹,只见过孩子和爷爷奶奶们,很少看见孩子的父母。每天早上七点大巴车接孩子时,孩子站在餐厅前的广场上,看不到孩子的父母,因为父母都在七点之前或者更早的时候上班了,下午送孩子回来也是如此。没有父母,孩子只好自己拎着书包回宿舍。司机看惯了幼儿园和学校前当地孩子父母的接送和千叮咛万嘱咐的呵护,就觉得心连心的孩子太可怜,于是这些本地大老爷们司机对心连心的孩子恩爱有加,每天接送时不是坐在驾驶座不动,而是下来把小的孩子抱上车,上车再点一点人数,问谁谁谁怎么没有到,东西拿齐了没有。学校和幼儿园的老师也多有同感,说心连心的孩子独立能力都很强,不娇气,吃饭快,摔倒了不哭,不告状。

日子到了2020年底的时候,工地上没有做的项目还有不少,收尾工程更多,2021年的春节在2月12日,也就是眼皮底下的日子,很多人都觉得春节前工程肯定干不完了,去年春节没有好好过,今年应该过个安生年了。

心连心集团的领导却是另一种想法:尽管2020年大家已经精疲力尽了,但前期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欠时间的帐太多了,如果春节前项目不能开车,春节前后必是一个月心情的松懈时间,又有近期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弹,交通运输上有了很多限制,工地上外来的施工队伍一定不会齐整,这样一拖,尿素开车时间非到了“五一”不可。晚开三个多月的损失,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前期复合肥已经投产,但尿素开车才是九江心连心工程的标志性胜利,打完这一次硬仗就像红军长征到了陕北,再努一把力,再加一把劲儿,一定要在春节前大功告成。

气可鼓不可泄。集团下达了死命令:春节前必须实现开车!

2021年1月8日,由集团总经理张庆金组织,大项目开车动员大会在九江心连心升旗广场召开。参加大会的还有集团监事会主席茹正涛、总工程师李玉顺,这些既是集团领导又经过多少次开车的老帅坐镇九江,让开车胜利的砝码增加了份量。


2.jpg


总攻开始了!

现场的吹扫、试压、气密,还有大量的法兰需要紧固,需要配合挡板,需要保温材料包裹,成品库地面硬化……

敢于向困难亮剑是心连心人的习惯,维修车间面对后期22000多个法兰紧固的紧急任务组成了一支临时攻坚突击队,在最高100多米的高塔上,他们冒着雨,顶着长江寒冷的江风,浑身湿透,却没有一人退缩。

开车在即,尿素成品库建设还没有完成,当时的地质条件非常不好,一挖就是水,弄干了再挖还是水,负责建设的项目组和设计院商量了多次,效果也不好,经过和施工单位的反复讨论、实验,工程采取全体参战人员不间断的流水作业,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快速施工,终于把近2万平方米的成品库地面硬化完毕。

春节渐渐临近,鞭炮和烟花已经在长江两岸渐次炸响和升起,主管员工请销假的企管办在1000多名心连心工人中没有接到一张回家过年的请假条,但外地的施工队伍走了很多人,使本来就紧张的队伍更是雪上加霜。人已经用到了极限,早上和晚上已经没有了界限,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着成了常态。集团领导果断决定,从新乡总部和新疆基地无条件调人赶赴九江,组成一支援贛大军,务必在春节前开车成功。“千里驰援,决胜九江”的口号在新乡总部和新疆基地响起。第二天,新乡就有一支队伍出发九江。要多少去多少,要谁给谁,几天之内,共600多名员工从新乡和新疆两地到达九江心连心工地。

6名新乡家里的厨师也调往九江,九江所有的行政人员全部食堂帮厨,已经有了最多3000人队伍在奋战。一天要消耗一吨多的猪肉和几吨多的蔬菜。

食堂已经没有了一天三顿饭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奋战者都是吃在工地,送餐的汽车不够用了,后勤人员把私家车的后座卸了用来往工地送饭。

高塔上的奋战者哪有时间下来吃饭,饭就从一百多米高塔顶上用绳子拉上去,就着风雨趁着干活的间隙吃下早已没有时间点的早中晚餐。

以前夜里吃加班饭是要报名计数的,现在全省了,晚上天冷夜寒,餐厅每天把大桶大桶的羊肉汤、烧饼夹牛肉送到了工地上。

心连心新乡总部工会把1000多份春节慰问的礼物,送到了九江员工新乡家里的父母面前,给九江基地员工的父老儿女拜年。董事长刘兴旭把新乡特产的烧鸡、牛肉、烧饼运到了九江工地。九江就是前线,员工就是战士。

一个月的时间,九江项目大会战共完成约24000吨钢管、33000余台阀门、63000余个管件、20000余吨钢架结构的安装和铺设。

万事俱备,终于等来了开车的那一刻——九江心连心公司把开车的时间定在了 2021年2月8日。

九江工地突然寂静了。当总控室的荧屏传来尿素顺着传送带流出的画面时,总经理张庆金和其他领导很快齐聚在传送带前,双手捧起白花花的化肥,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九江基地沸腾了,新乡总部沸腾了,新疆基地沸腾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