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说说姜瘟病 ​

时间:2020-04-22   作者:高亮   来源:菌菌有为

image.png

又到大姜生长季,姜瘟病不得不防。笔者在酵素生姜GAP标准化种植中,积累了从源头预防姜瘟病的实用方法。
姜瘟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南北方生姜、大姜、小姜主产区普遍发生。
姜瘟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寄主十分很广,据统计,青枯劳尔氏菌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病原菌细菌呈短杆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呈现两种特点,即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该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病菌主要属生理小种I号,生物型属II、III、IV
病原菌主要侵害姜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被害的地下肉质茎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留残存外皮,挤压病部可留出污白色浊状液,散发出臭味,极易引诱蚊蝇;被害根部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腐烂;地上茎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片淡黄,边缘卷曲,严重时全株枯死。
姜瘟病的病原主要来源于带菌种姜、带菌灌溉水和重茬姜土壤。张立本等调查发现,灌溉水是传播姜瘟病的主要媒介,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生长季节,大水漫灌、跑马水是加速姜瘟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姚革等、承河元等、王金陵等、孙晓扬等的研究表明,种姜、土壤都带病菌时发病率最高可达90%,土壤带菌而种姜不带菌的发病率为60%,而种姜不带菌种在不带菌土壤中则一般不发病。

       每年5-10月是我国姜瘟病的高发季节,而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尤其是地温关系密切。孙晓扬等调查发现,当旬平均气温达24℃时,姜瘟病开始出现;当地温28℃,土壤高湿时,姜瘟病出现流行态势。

研究还发现,姜瘟病与施肥关系密切。追施尿素可加重发病。据王金陵等研究,基肥不足,追肥过量,尤其是氮肥施用过量的田块,姜瘟发病重;而土质肥厚,有机质多,在生长期施磷钾肥较多的田块,姜瘟发病较轻。吴德广等施用不同肥料(腐熟大豆饼、化肥、腐熟鸡粪)试验证明,不同处理对姜瘟病的发生产生较大差异,腐熟大豆饼作肥料的处理,发病时期明显滞后,且发病率低。高亮等多年多地试验表明,生姜基肥亩施腐植酸生物有机肥200千克即可显著减少姜瘟病的发生,增产可达12.3%,而且随着使用量增加增产效果更加明显,病害更轻。此外,连作重茬地块发病重。白砂土栽姜病害重,而黄土、红土病害轻;粘土地比砂土地发病重。
防治姜瘟病,可用微生物酵素对姜种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菌数;利用酵素菌进行土壤消毒,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密度,加速土壤中植物病残体的分解,减少寄生性土壤病原菌的宿存;增施腐植酸有机肥、酵素菌肥提高植株抗逆性;叶面喷施聚谷氨酸,促进生长,提高抗性;利用“虫之道”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伤口,暂缓病原菌侵染;冲施生防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康宁木霉等微生物菌剂等综合措施,可减轻姜瘟病的发生和危害。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