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加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腐植酸有机肥料》标准已发布
1 腐植酸酵素发酵有机肥能够减少设施土壤盐害
当前,土壤盐渍化和根结线虫为害是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由于保护地土壤环境封闭、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等致使土壤含盐量增加,从而引起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降低的现象。如不注意采取措施防治,盐渍化程度会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剧,不仅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对环境污染存在潜在威胁。
我国是世界上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设施土壤盐化又称为土壤次生盐渍化,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为害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设施蔬菜等作物根系不舒展,褐色或黑褐色,吸收能力差;地上部茎叶颜色变黄,皱缩、叶缘干枯(焦边)或畸形,产量降低,肥料效应差,追施化肥不如灌水增产效果明显;品质降低;抗逆性差等现象,严重影响保护地收益。
设施栽培土壤盐浓度增加比露地快,究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单位面积施肥量大。设施栽培的施肥量一般是露地施肥量的4~6倍,而且大部分是氮肥,施入土壤中的氮肥,除部分被蔬菜等作物吸收及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和挥发外,残留在土壤中的氮肥被氧化成硝态氮(NO3-N),并以各种硝酸盐的形式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同时,化肥或其它肥料的副产品,如氯化钾中的Cl-,也能与土壤中的Ca2+、Mg2+、Na+等结合成氯化钙、氯化镁和氯化钠而溶解在土壤溶液中,从而导致保护地土壤盐浓度提高。因此,设施栽培中肥料的高投入是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增加的根本原因。
二是设施土壤水分从土壤深层向土壤表层运动导致盐分向表层积聚。由于保护地是一个密闭或半密闭的系统,室内气温高,使得水分蒸发加剧,致使地下水和表层水分不断上升,从而使盐分随水带至地表,加之保护地内没有雨水的淋洗,造成盐分在保护地地表积聚。据统计,保护地耕作层土壤(0~25厘米)全盐含量是露地土壤的3~10倍左右。
三是栽培管理不当,如耕作太浅、土表施肥和泼浇等,都能加剧盐分向土壤表层积聚。此外,保护地的地下水位高,灌溉水的矿化度高也容易引起土壤盐分增加。
设施土壤盐分一年中随着温度变化,封闭状况以及作物生长等发生变化,一般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分积累也越大;密闭程度越大,盐分积累越多;保护地作物生长旺盛期,吸收养分增加,可使土表盐分下降。
设施土壤土壤盐分中,阳离子主要以钙离子(Ca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硝酸根离子(NO3-)为主,可占70%左右,因此,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特点是硝酸钙的积累,这是与滨海盐土主要以氯化钠(NaCl)为主、内陆盆地型盐土主要以碳酸钠(Na2CO3)为主最大的区别。
设施土壤盐化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少量多次追肥,少用含氯化肥追肥;通过大水灌溉稀释盐分;通过选用耐盐作物,如花椰菜、菠菜、甜菜或种植苏丹草吸收土壤中过多的盐分;采用间作套种减少盐分为害;采用地膜覆盖减少蒸发,降低盐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等措施。我们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连续种植七年的温室黄瓜、辣椒,清徐县集义乡连续种植五年的茄子,清徐县柳杜乡大棚芦笋,太谷县连续种植6年的黄瓜、番茄、西葫芦,山东省寿光市孙集街办连续种植12年的黄瓜、苦瓜、五彩甜椒等作物利用腐植酸酵素发酵有机肥对设施盐化土壤进行了改良试验,试验表明,施用腐植酸酵素发酵有机肥,每亩用量80~400千克,土壤微生物数量急剧增加,土壤中氮素,特别是硝态氮得到利用或转化;土壤盐化程度明显减轻;蔬菜长势、产量、品质、抗病性、生长期均优于同等条件下未处理的地块。土壤盐分同比下降37.8%~66.3%,通常降至0.2%以下。蔬菜生长(采收)期延长10天,增产8.5%~22.6%,发病率降低30.3%~56.3%,硝酸盐含量降低20.5%~27.8%。
2 酵素菌腐植酸肥抑制根结线虫效果良好
高亮等人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冬暖式日光温室黄瓜上进行了酵素菌腐植酸肥应用试验,在投入相同的条件下,黄瓜植物学性状有所改善。植株叶色浓绿,生长发育正常,未出现盐碱为害症状。根结比率显著降低。
腐植酸酵素发酵有机肥用于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同单纯腐植酸肥料比较,细菌数增多18.99×107cfu/克;放线菌数增多7.81×107cfu/克;真菌数增多3.44×105cfu/克;藻类也有显著增多;侵染黄瓜的根结线虫以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Chitwood)为主,占根结线虫的85%以上,使用腐植酸酵素发酵有机肥的根结线虫发生极少;有益的小杆线虫(Rhobditis sp.)明显增多。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
腐植酸酵素发酵有机肥用于黄瓜生产,黄瓜生长发育良好,每亩产量达9918.4千克,增产率22.61%,而且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由于酵素菌肥产品中添加了昆虫蛋白,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在满足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的同时,诱导了土壤中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等有益线虫的快速增值,从而抑制了植物侵染性根结线虫的发生,减少了其为害,其控制机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