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不同菌株培养顺序对添加铁铝锰氧化物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作者:王帅;徐俊平;窦森;王楠;包岩;李玉玺;姚凯
单位: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 130118;3.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文献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时间:1970-01-01

摘要: 文章旨在探索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3种菌株、6种培养顺序在添加铁、铝、锰氧化物情况下对混以木质素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差异影响。本研究以混有木质素的白浆土为供试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在针铁矿、三羟铝石和δ-Mn O2参与条件下,通过3种菌株、6种培养顺序的设置,重点探讨其对木质素白浆土混料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针铁矿添加条件,在以巨大芽孢杆菌为Ⅰ期培养菌株时更有利于白浆土胡富比(CHA/CFA)的促进。而在针铁矿和δ-Mn O2添加条件下,A.niger→S.griseus→B.megaterium的培养顺序更有利于白浆土CHA向CFA的转化。基于三羟铝石添加条件,灰色链霉菌为Ⅰ期培养菌株时更有利于白浆土CHA/CFA的促进,而以巨大芽孢杆菌为Ⅰ期培养菌株时更有利于CHA/CFA的降低;除了S.griseus→A.niger→B.megaterium,在其余5种不同菌株培养顺序下,δ-Mn O2均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白浆土HA的降解、使其分子结构趋于简单化;在三种氧化物中,无论哪一菌株培养顺序,针铁矿均有利于微生物对白浆土胡敏素(Hu)的矿化;在6种培养顺序影响下,δ-Mn O2的添加均可使白浆土总有机碳(TOC)含量呈现最大程度矿化;与Sd对照相比,δ-Mn O2的添加亦可促进微生物对白浆土水溶性有机物质(CWSS)的消耗,且对可提取腐殖酸(CHE)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菌株培养顺序;;腐殖质组成;;铁铝锰氧化物;;木质素;;白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