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不同森林更新方式下亚热带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数量及质量

作者:杨景清;王铮;元晓春;陈岳民;杨玉盛;
单位: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文献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时间:1970-01-01

摘要: 采用负压法,对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常绿米槠次生林(CT)、米槠人促更新林(CF)、米槠人工林(CP)、杉木人工林(CLP)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和光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促更新和人工方式均可增加土壤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质量浓度,在表层(0—15 cm)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人促更新对DOC质量浓度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DOC质量浓度浓度整体趋势为CLP>CF>CP>CT.人促更新和人工方式均可增加土壤溶液的芳香化指数(AI);在表层(0—15 cm),人促更新可明显增加AI.CF和CP对腐殖化指数(HIXsyn)的影响不显著.根据荧光发射波长,CF和CP在325 nm出现了特征峰,表明该两种森林更新方式增加了土壤的腐殖化程度;不同处理相比,人促更新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腐殖化程度,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存.

关键词: 森林更新方式;;可溶性有机质;;光谱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