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为做黑土地的主人

时间:2018-02-06   作者:   来源:

                                                     为做黑土地的主人

      ——学习《农业部部长:决不能让黑土地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少变瘦》就得付诸行动

 

       黑土地极为珍贵。我国东北平原是全球黑土地仅有三片之一,另两片为乌克兰第聂伯河畔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刊出《农业部部长:决不能让黑土地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少变瘦》一文,让钟爱黑土地的人们眼前一亮。


       历史上闯关东,是因为黑土地撒一把种子就能收成。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我国东北黑土地透支严重,大部分已经成为“土坷垃”,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


       黑土变“瘦”了,就是“没”了腐植酸。说黑土地肥得流油,流的就是腐植酸。据监测,近60年来,东北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区下降50%。


       黑土变“薄”了,也是“没”了腐植酸。目前,东北黑土区耕地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只有30厘米左右,比开垦之初减少了约40厘米。部分坡耕地已变成肥力较低的薄层黑土,有的甚至露出了底层的黄土,被老百姓称为“破皮黄”黑土。


       黑土变“瘦”了,变“薄”了,自然也就变“硬”了。目前,土壤犁底层上移,土壤结构退化,保墒能力下降,农作物根系很难舒展,水、肥、气、热协调力下降,土质硬化严重。


       立足黑土地保护,首先得认清构成黑土地的本质。顺着看,黑土地是“有机质——腐殖质——腐植酸”的腐殖化过程形成的,当然还有形成它的生态条件。反过来,保护黑土地就得实施“腐植酸反哺工程”,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迅速加以实施。


       科学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400年。2015年开始,我国农业部、财政部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在东北四省区的17个县(市、区、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开展腐植酸应用已经60年了,大面积农业推广应用也有40多年了,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这既是反哺土壤本源性的要求,也是腐植酸工程化的要求。当前,保护黑土地,为的就是让腐植酸这个“主人公”亮出身份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舍此还有什么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