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生物驱动下,纤维素分解及转化在腐殖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红外光谱辅以元素分析的技术手段对单一真菌(木霉、青霉和黑曲霉)及复合菌液体摇瓶培养70d后菌体残留物的类腐殖质(类胡敏酸HLa和类胡敏素)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两技术手段的结合有助于菌体残留物HLa分子结构的阐明,然而在表征残留物类Hu结构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2)木霉有利于其所形成菌体残留物HLa分子的缩聚作用,而青霉则更有利于该组分的降解;(3)青霉和复合菌对残留物HLa分子表现为氧化降解作用;(4)复合菌和黑曲霉均有助于培养液无机氮化合物向残留物HLa和类Hu组分中有机氮成分的转移,促使其氨基C含量增加,为腐殖化进程提供氮源。
关键词: 纤维素;真菌;复合菌;菌体残留物;腐殖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