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吉、黑东部中、新生代含煤盆地群煤成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作者:张倩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文献来源: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   时间:2015-10-24

摘要: 吉、黑两省东部地区发育一系列的中、新生代含煤断陷盆地群,在这些普遍含煤的盆地群中寻找有利的含油区带,成为这一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依-舒地堑方正断陷和汤原断陷已经分别获得了工业的油气流,这个重大的油气突破,对于其他盆地的前期勘探很有借鉴和深入研究的意义。一般认为,煤成油研究的历史很早,我国有一系列煤成油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如根据镜质体反射率、氯仿沥青、热解生油潜量,H/C原子比4项地球化学指标,将煤油源岩划分为3个级别,以氯仿沥青2%转化率作为煤油源岩的下限值,而大于3%作为极好油源岩的标准。有机质类型存在腐泥-腐殖型和腐殖型2种,各盆地略有不同。鸡西盆地、勃利盆地以腐泥-腐殖型为主,绥滨断陷浅部主要为腐殖型。烃源岩的热解色谱分析为推测有机质的成烃方向提供了有用信息。一般倾向于生油的烃源岩易于产出分子量较大的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组分,而趋于生气的烃源岩易于生成分子量较小的芳香烃组分。煤成油研究可为煤成油田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通过煤成油的评价指标,同时以已经实现突破领域的石油地质特征为参考依据,研讨整个东部地区含煤盆地群的油气勘探潜力。初步分析认为汤原断陷煤成油的勘探以低熟油为主;鸡西盆地煤成油的勘探以寻找次生油藏为主;其他盆地如勃利盆地煤成油的勘探前景不大,以寻找煤成气为主,因此适时调整依-舒地堑等外围盆地勘探方向,主要应以油页岩、煤层气、油砂等非常规资源为主,充分平衡勘探投资与效益产出的关系。

关键词: 吉、黑东部;中、新生代;煤成油;含煤盆地群;勘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