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冰中9-羟基芴的光化学降解

作者:葛林科;任红蕾;霍城;那广水;王莹;李凯;张蓬;姜华
单位: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文献来源:中国科学:化学;   时间:2015-06-20

摘要: 羟基多环芳烃(OH-PaHs)是PaHs羟基化的一类新型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并潜在存在于极地冰雪中,研究其环境行为和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9-羟基芴(9-OHFL)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照(λ>290 nm)作用下冰中9-OHFL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转化产物及光修饰毒性。9-OHFL的光降解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纯水冰中速率常数为0.0092 min-1,表观光解量子产率为0.022.外推至实际环境,南极长城站附近夏天中午冰雪表面9-OHFL的半减期为54 h。与纯水冰中相比,海水冰、淡水冰中光降解较快,这归因于水中主要溶解性物质的影响,Cl-,NO3-,Fe(III)及低浓度腐殖酸均可促进9-OHFL的光降解。通过GC-MS/MS分析,纯水冰中9-OHFL光化学转化生成了5种主要产物,涉及的转化路径为脱氢氧化、异构化和苯环羟基化。毒性实验表明,9-OHFL对发光菌(Vibrio fischeri)表现为光修饰毒性。本研究所揭示的9-OHFL光降解规律和光化学转化风险对于极地冰雪环境中OH-PAHs类污染物的归趋和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9-羟基芴;光降解;动力学;转化产物;光修饰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