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伊通盆地西北缘鹿乡-岔路河断陷成藏条件研究

作者:李默然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文献来源:东北石油大学;   时间:2015-03-01

摘要: 伊通盆地沿北东向纵贯吉林省的中部,位于长春和吉林两地之间,是吉林省境内的狭长断陷盆地。其地质条件复杂,烃源岩厚度大、质量好,储层发育,盆地演化后期的挤压作用使伊通盆地成为富油气资源盆地,勘探潜力较大。由于伊通盆地西北缘鹿乡-岔路河断陷地震资料为90年代末采集,资料品质较差,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老探区的资料品质不足以满足现代勘探要求,因此寻找新的分析技术,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对老探区资料进行重新解释对伊通盆地能否再次勘探大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伊通盆地西北缘鹿乡-岔路河断陷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质量较差,扇体刻画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应用VSP非零偏地震新技术,古地貌分析技术等,通过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相结合识别构造样式,进行扇体刻画、预测有利储层,进而研究伊通盆地西北缘鹿乡-岔路河断陷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岔路河断陷万昌地区西北缘受走滑挤压构造应力影响,具有较好的成藏构造背景,该地区发育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三套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区内普遍发育万昌组扇三角洲砂体,埋深较浅,具有较好储集条件,齐家组泥岩为良好的区域盖层、万昌组二段和万昌组三段的层内泥岩为良好的直接盖层,多条断裂沟通了下部烃源岩,可形成下生上储的岩性-构造油气藏,油藏体现出远源、两期成藏的特点;岔路河断陷西北缘昌40-昌48井区,双阳组一段为主要烃源岩,烃源岩埋藏较深且烃源岩成熟度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双阳组二段发育大型近岸水下扇,砂岩储层物性好,是良好的储集层,双阳组三段湖进形成大套灰黑色泥岩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伸展阶段生成的油气经断层运移到双阳组二段近岸水下扇中,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油藏体现出近源、多期成藏的特点。鹿乡断陷断受控藏逆冲断层限制呈狭长形延伸,烃源岩主要为双阳组一段和双阳组三段,奢岭组一段烃源岩也达到了生烃门限,烃源岩以腐殖型为主,双阳组一段底砾岩,双阳组二段厚层砂岩和奢岭组一段砂岩为储层,油气主要在沟通源岩与储层的断裂系统中进行运移,奢岭组位于厚层泥岩内由于靠近源岩,岩性的侧向变化形成封挡,形成自生自储的岩性油气藏;双阳组近岸水下扇体发育,规模大,受埋深影响储层条件偏差,主要为断层-岩性油气藏。在伊通盆地西北缘鹿乡-岔路河断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基础之上,系统总结鹿乡-岔路河断陷油气分布规律,认为鹿乡-岔路河断陷具有含油层系多、油层埋藏深的特点,总体呈现油气纵向叠加连片分布的格局。初步评价伊通盆地西北缘鹿乡-岔路河断陷具有5000万吨油气勘探潜力,是伊通盆地下步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点区带。

关键词: 伊通盆地;西北缘;储层预测;含油层系;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