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扫描微量热法研究稀腐植酸水溶液

作者:a.N.Danilenko;E.E.Braudo;N.E.Pavlovskaya;E.I.Yushkova;I.L.Zhuravleva;尹晗迪
单位:俄罗斯科学院伊曼纽尔生化物理研究院;俄罗斯奥廖尔州农业大学;俄罗斯奥廖尔州立大学药检所;兰州大学化学系
文献来源:腐植酸;   时间:2014-12-20

摘要: 用反相柱色谱检测发现,经过不同时间的动物扰动堆肥堆制所获得的腐植酸是由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组成的,其中疏水组分大体上含有较低的带电基团,这些带电基团很可能是羧酸。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腐植酸的稀溶液做出的热容-温度图中发现了在约58℃时有一个转折,这表明疏水基团水合作用的增加。我们还发现了在86~90℃的温度区间内有一个热容的突增,这可能是由于“胶束”内部的疏水基团的水合作用,因为类似胶束结构的疏水核有“脱玻作用”。这表明了随着堆肥时间的增加,腐植酸疏水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热转变的协同性也增加,它以热容突增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很可能是因为"胶束"大小的增加。

关键词: 腐植酸;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谱;扫描微量热法;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