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UV和UV/过硫酸盐工艺降解安替比林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乃云;肖雨亮;朱延平;张永吉
单位: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献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时间:2014-09-26

摘要: 针对紫外(UV)和紫外/过硫酸盐(UV/PS)法降解药物安替比林,选取底物浓度、氧化剂投量、pH、光照强度和腐植酸(HA)5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替比林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5)。准一级反应速率随安替比林aP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UV/PS系统平均反应速率大于UV系统。增加PS投量、提高溶液pH及提升光照强度可增大反应速率。增加PS投量可使UV/PS系统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从2.46×10-2min-1([PS]0=0 mmol/L)增加至2.76×10-2 min-1([PS]0=0.52 mmol/L)。考察pH的影响,各系统最大去除率均发生在pH=11.5,分别为76.0%(UV)和85.7%(UV/PS)。各系统kobs均与光强呈线性关系(R2>0.95),光强从414 mJ/cm2降至69 mJ/cm2时,两者的kobs分别从2.43×10-2 min-1降至5.42×10-3 min-1(UV)及从2.64×10-2 min-1降至5.20×10-3min-1(UV/PS)。适当的HA投入使得2个系统的反应速率增加,UV系统kobs在ρ0(HA)=7.5 mg/L达最大值2.53×10-2min-1;UV/PS系统kobs在ρ0(HA)=2.5 mg/L时达最大值3.28×10-2 min-1,过多HA投加会因其与aP竞争和活性自由基反应而导致aP去除受抑制,kobs分别降至2.01×10-2 min-1和2.80×10-2 min-1。

关键词: 安替比林;降解;影响因素;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