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地下水的示踪剂研究--以湖北清江和尚洞为例

作者:贾苒;胡超涌;邱海鸥;何璐瑶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献来源:中国岩溶;   时间:1970-01-01

摘要: 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地下水的示踪剂的相关报道较少。在详细研究了湖北清江和尚洞岩溶滴水中荧光物质的光谱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示踪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和尚洞岩溶滴水中的主要荧光物质是富里酸,其特征波长对为:激发波长304nm,发射波长407nm。在年季旋回中,荧光强度与滴水的氧同位素组成有一致的季节变化(r=0.539,P>0.99)。滴水1δ8O和荧光强度峰值(5月,初夏)出现明显滞后于补给水(冬季降水),两者的时间差指示了岩溶水的滞留。因此,天然荧光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水的示踪剂,具有灵敏、经济及环保等特点,特别适合源头未知的岩溶水示踪。

关键词: 岩溶滴水;天然荧光物质;示踪;补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