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尖镰孢胞外青霉素V酰化酶的产生

作者:冯瑛;崔福绵
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美国Wayne州大学
文献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时间:1970-01-01

摘要: 由腐殖土中分离出一株产胞外青霉素V酰化酶的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编号FP941。研究了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产胞外青霉素V酰化酶的条件。在以10%麦麸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添加氮源能促进酶的形成。无机氮源优于有机氮源。(NH4)2HPO4的促进效果最佳,草酸铵次之,用量均为1%。为提高产酶量,培养基中添加诱导物是必要的、苯氧乙酸的诱导效果最佳,用量为0.1%,其次是青霉素V,用量为0.3%。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7.7,28℃振荡培养5d。以青霉素V为作用底物,于pH7.0,50℃测定,培养滤液酶活力为3.0u/ml。培养滤液中未检出β-内酰胺酶。

关键词: 青霉素V酰化酶;尖镰孢